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详解,事退和企退视同缴费指数,差异多大?下面随畔畔网小编一起来看看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的全部内容。
对于各地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来说,我国是没有统一的计算公式的,只法规了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系数是1%到1.4%,而具体的计算方式,则是各地制定的。
比如大部分地区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都是由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确定的,而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就是由当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确定的,但平均缴费指数,却是由实际缴费指数和视同缴费指数的平均值确定的,所以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对养老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从2014年10月份起,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包含过渡性养老金了,而计算方式,也是与企业退休人员的相同,只不过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比较长,所以可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也是比较多的。
但是在确定视同缴费指数时,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两者的视同缴费指数,确定方式却是不同的,大部分企业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都是按1计算的,少部分地区的视同缴费指数,都是按照实际缴费指数的平均值计算,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却有所不同。
根据各地的法规来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都是由三项数据确定,分别是职务或者岗位指数、级别或者星薪级指数,最后是调节指数,而退休人员的职务级别,或者岗位薪级不同,可计算的视同缴费指数也是不同的。
简单来说,就是职务级别或者岗位薪级越高的退休人员,退休后的视同缴费指数,也就会越高,而根据大部分地区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来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都是在1.2以上的,大部分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都是在1.5到2之间,少部分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是能够达到2以上的。
由此就可以看出,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相差还是比较大的,大部分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都是1,而大部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都是在1.5以上的。
以上就是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的全部内容,如你对五险一金还有疑问,欢迎关注畔畔网解锁更多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