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优秀读书笔记分享
- 读书笔记
- 2020-06-03
- 444
暑假里,同学们阅读了《哲学家们都干了什么》和《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两本书。同学们认真阅读,深入思考,撰写出了一篇篇精彩而深刻的读书笔记。这些读书笔记,或是一针见血,字字珠玑;或是引人深思,余韵悠长。一时间,呈现出了百家争鸣之局面。但由于推送内容有限,我们挑选出了几位同学读书笔记中的精华部分,在下面向大家呈现。希望列位看官们能在文字的阅读中有所思考,在思想的交流中有所感悟。
“我认为这本书有一点说的很好,也是我之前从来没有发现的,如果想知道一个人为什么而活着,就一定要问一问他为什么不自杀。其实一个人之所以不兀自寻死,是因为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值得他奋斗、值得他争取的事物,他自然也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活着。这也难怪一些两鬓斑白的老年人无所求后内心会变得很平静,也没有了对死神的畏惧。写到这里想到《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父亲临终时内心无所牵挂不正是因为这么多年欠哈桑和阿里的在自己创办孤儿院时已慢慢偿还了,同时也见证了自己儿子一步步成长变得越来越好,想必他再也无所求,便安心离开了人世。同样哈桑的儿子趁阿米尔不注意时试图在酒店浴室中自杀,不也正是因为他绝望的发现阿米尔还是违背了诺言要送他回孤儿院,他觉得自己未来也没什么希望了,不如一死了之,还可以免去世间苦楚与折磨。所以其实之所以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正是因为每个人对这个问题自身的看法与理解不同,每个人向往的未来也不同,所以便会为了不同的目的而存在,没有一个普世的存在价值。”
作者:高一13班孙知寒
“这就引申出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哲学找不到答案,还会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研究呢?为什么一定要推翻前人理论,找到更合理的解释?难道只是因为他们拥有常人不具备的怀疑精神?我想,或许我们从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先驱身上就可以找到些许答案。在那个哲学被宗教极端分子残酷迫害的时代,却有“千百万文弱书生舍去生命守护一本本书、一张张纸。”而那些零落书籍,记录着古代欧洲的哲学家们对于上帝运转事物的规律的好奇与猜测,记录着他们对止步于宗教典籍上的泛泛解释的不甘。再到后来,康德的“物自体”、黑格尔的辩证法、叔本华的“生命意志”,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他们想知道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并且愿意为了寻找这个“终极真理”而穷其一生。即使56岁依旧无人问津,叔本华也从来没有放弃驳倒黑格尔,即使一生疾病缠身、生活不幸,尼采依旧会举着自己的书,高喊“上帝死了”。借用《苏菲的世界》里面的一段话:“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来的一只白兔。所有的生物都是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然而当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里觉得非常安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这段危险的旅程,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达到的高峰。”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少人都只愿意蜷缩在惬意的一角,默默无闻地过完自己的一生。然而哲学家却不甘躲藏。即使这只兔子已经静静存在了上千万个世纪,他们仍想爬出来、站到最顶端,尽己所能俯瞰这世界的全貌。因为他们渴求真理,而渴求真理这件事本身就有价值,就值得被尊敬,无谓是否有结果。”
作者:高一14班华章
“在我看来,理性的陨落同科学的兴起一样,都不能导致形而上学的终结,而是赋予形而上学新的时代意义。海德格尔认为,所谓终结不应是结束,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与认知形态上的转换。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和尼采的上帝已死表面上终结了理性,但这种非理性主义思潮何尝不意味着一种新的开端,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角度。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同出而异名,是一组矛盾,它们完全可以在辩证统一中相互升华,形成合题,从而更趋近于黑格尔所言的绝对精神。海德格尔曾经提出过“向死而生”的概念:只有自身无限接近死亡之时,才能深刻的体会到生的含义。这启发了我们:或许形而上学的发展同生死一般,不是不可逆的线性过程,而是圆圈式循环。当形而上学最接近终结之时,反而是其获得新生之时。形而上学没有终结,它只是以一个新的维度新的形式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就是我的答案,科学的发扬固然取代了哲学的部分功能,理性的陨落确实使形而上学的先验前提不再严谨可靠,但这些并不会成为形而上学终结的充分条件。形而上学不会终结,因为人们心中的那团求知之火从未熄灭过。人生就像一个迷宫,当我们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之时,哲学就像天上的星斗,指引着我们的方向。“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这些问题简朴纯真,所以更加深刻而宏大。人类生活在这世上,这些问题无所回避。这也是形而上学诞生的意义,更是形而上学生生不息的意义。天地啊,你说的是什么?是永恒的沉默;人类啊,你回答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疑问。”
作者:高一15班姜家源
接着再说思考的方法。哲学的核心是怀疑,而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哲学思想除了解释世界的目的和学术意义,更重要的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不同思考方式的现实意义。当我们受到外界批评,厄运折磨时,可以运用笛卡尔的二元论进行自我安慰那些糟糕的经历可以全部被归结为外界,对我们自身的精神世界毫无影响,正是这种“阿Q精神”,在关键时刻却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心理慰藉。黑格尔的辩证法则让我们能够看到隐藏在表面下的真像。当我们有了矛盾的正题和反题后,二者却并未对立,而是在我们不断地辩证下统一,成为一个合题,更加接近事情的本质。举个例子,这次中考你的分数考得比正常水平要高好多,从字面上看,你因为成绩好能被好学校录取,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可如果我们通过这个正题去找反题,之所以考的比平常好,不一定是自己的水平有多高,很可能是这次的试卷难度较低,所有人考的分数都很高。二者结合来看,便能得到合题:真相是,这其实所有人考的都很高,你可能还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很可能只会被普通一点的学校录取。萨特的存在主义指出“存在先于本质”,而只有自由的选择才能体现“我存在”,而这个观点对整个现代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因此不存在被环境和现实所迫做出无奈选择的理由,每个人都应为自己选择的后果背负责任。相应的,自由和责任也是相伴的,自由越大,责任越大。小孩羡慕大人,因为大人有更多的自由;大人羡慕小孩,因为小孩承担着更小的责任。存在主义为我们指出了选择和责任的重要性,也正符合“三思而后行的观点”。包含上述的各种哲学理论为我们提供的不是固定的思维模式,而是多种的思考方法,当遇到迷惑时,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或许便会得到新的见解,而这些思维方式都是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到来的。
掌握了哲学带来的怀疑精神和多种思考方式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生活中产生的难以回答的问题。
作者:高一13班张慈轩
“康德的这个世界经过心灵加工的理论也很值得思考。他认为,我们看到的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经过我们的思维用某一种特定的方式处理过而形成的数据。外界事物本没有真实样子,但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处理方式是一样的,我们接收到的数据是一样的,在人类的世界观中就有一个统一的“世界”的概念。或许其他生物的信息处理方式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世界就是另外一种形式。人眼无法接收红外线,紫外线这种波长不在可见光内的光纤,也无法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但有些生物可以,所以它们的世界应该和我们的很不同吧!假设有着另一种生物,它们与我们见过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不是碳基文明,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这种文明也同样生活在地球上,只是因为对事物的处理方式不同,所以使我们无法接触呢?我读过这样的一篇科幻小说,讲的是人类发现了生活在地心里的一种生物,它们的物理定律和人类的完全不一样,在固体中穿梭,人类能活动的气态和液态空间对于它们像一堵墙一样......这是一种神奇的理论,不是吗?说不定我们不需要寻找外星人,另外一种文明早已存在于地球了呢!
当然,我上面的理论出自科幻小说,但却恰好地符合康德的理论。哲学是一个奇妙的学科,各种理论在此相互碰撞,相互吸收,相互升级。我们在有自己的理论或彻底相信某种理论之前最好对任何一种理论都带有着一种批判的思维,毕竟哲学的宗旨就是怀疑嘛!”
作者:高一14班李曾越
“首先,它不是传统意义上只关于哲学的书。它更多像是一部哲学史。它解释了哲学在历史发展中几个比较主流的学派。它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哲学如何演化变迁,每种哲学观点的立场,也让读者看到人类执着思考努力前行的万丈光芒,让读者们认识到“怀疑“这人类最优良的本性。
其次,它更像是一种为了引起读者对哲学的兴趣,而写出来的这样一本书。我觉得作为一门一本哲学科普的书籍,它无疑对自己的定位拿捏得恰到好处,它语言生动幽默风趣,中后部份的篇目作者更是用学说+八卦的方式来呈现的。但它同时也有足够的深度,是那种让你能够从头读到尾,但读完之后一定会觉得脑袋疼的那种书,就像哲学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学科一样。
我相信像我们现在十几岁的青少年虽然对世界的看法说不上有多深刻,但或多或少已经形成了一些价值观。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有很大收获的一点就是它能帮助你更好地去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即使你只是通过这本书很浅显的了解了不同的主义不同的学说的观点,但是在你了解完之后你肯定会进行一个反思。比如你原本对待世界的态度和某一种主义很像。那你可能会有兴趣去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种主义。当你发现你确实认同这种观点时,你的价值观会变得更稳定。或者你可能发现这种观点和你的想法不太一样,那你在这种摸索的过程中,慢慢去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我相信哲学在这个过程中会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作者:高一15班桂载玥
在下一期推送中我们将会分享《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这本书得优秀读书笔记,敬请期待。
作者 | 孙知寒、华章、姜家源、张慈轩、李曾越、桂载玥
编辑 | 姜家源
下一篇:半载勤学结硕果,今朝砥砺复前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