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学院是所有精神柳州人的故乡
- 推荐阅读
- 2020-07-18
- 242
题图来自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官网,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不相及研究所(ID:buuuxiangji),作者:发财金刚
人生中第一次闻到螺蛳粉气味的人,一般都会以为旁边有个厕所炸了。
突然被那种深邃而丰富的味道包裹时,人的灵魂会在本能驱使中感到一丝窒息。
螺蛳熬汤,酸笋加上各种配料混合所带来的感官刺激,常常能勾起人们尖锐的表达欲。
如果用数学的方式把这些气味排列组合,很难想象这套公式有多复杂。
“同事煮螺蛳粉吃,我还以为我拉裤子上了”
图片来源:YouTube用户@0J45!林姐是我!
前调猛烈,后调悠长,一碗螺蛳粉能让吃过的人一整天散发着不可描述的魅力,味道远比火锅更有粘性。
吃完几个小时后的衣服依旧带有足够的杀伤力,有经验的爱好者都有一套专门用来吃螺蛳粉衣服。不然早上嗦一碗,到中午别人都能知道你早餐吃的什么。
图片来源:公众号北青旅居
没人知道有多少想尝试螺蛳粉的人是被气味劝退的,作为口碑两极分化最严重的食物之一,吃它就像是个生物学挑战,至今仍是一种家庭关系的试金石。
“第一次在家里煮螺蛳粉的时候,刚吃完我爸就把碗扔了。”
图片来源:公众号兜妈爱叨叨
非爱好者接受不了它的气味,但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听到“螺蛳粉”三个字就会忍不住开始分泌口水。
要是有幸遇到螺蛳粉原教旨主义者,隔十米开外都要过来抢你的碗。
“酸味让人开胃,辣味又让人五窍畅通,减肥时候我一天只吃一顿螺蛳粉”
闻最上头的味,嗦最过瘾的粉。据说很少有人能在吃过三次螺蛳粉之后还表现出抗拒,回味将驱使着你再吃一次。
你可以把这理解为桂柳地区对你的一种召唤,毕竟大部分吃过的人,最终都会变成精神柳州人。
吃螺蛳粉只有零次和无数次,连广西其他地区的朋友也会沉浸于这种多层次的味觉体验。
在媒体的报道中,南宁三中的食堂自从推出了螺蛳粉之后,其他窗口的生意就不太行了。
对于这种情况精柳人士有着自己的解读,他们认为螺蛳粉就像渣男,闻着臭,吃着臭,吃完了依旧臭,但就是欲罢不能。
螺蛳粉似乎找到了人类嗅觉和味觉之间的bug,只要过了气味这道坎,金卡戴珊也得来柳州排队。
一粉一汤,简单又小康
2016年英国两位市长访问南宁,中途慕名到柳州吃螺蛳粉,其中一位当场表示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条,准备回英国推广。
瑞典人吃的鲱鱼罐头比这个臭多了
螺蛳粉已经是广西的一张名片,在互联网的助推下以一己之力对抗八大菜系。
作为自带顶级流量的爆款单品,上热搜已经是个常规操作,网红们只要吃一次螺蛳粉就能薅到一波流量。
即便在疫情期间这种趋势也没有放缓,今年上半年买袋装螺蛳粉光发货就要等40多天,当地工厂推了海外订单也供不上国内的市场需求,螺蛳粉一度比口罩还难抢。
在此之前谁也想不到,平时花天酒地的朋友在隔离时喊的不是喝酒蹦迪,而是螺蛳粉。
“这段时间我根本不想意面日料牛扒,每天只盯着螺蛳粉的物流信息暗自垂泪。”
也许是出于对人民的责任感,热情的柳州人在今年5月28日正式成立了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准备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没粉可嗦的窘境。
对于狂热的螺蛳粉爱好者来说,这是个念出来就会流口水的梦幻伊甸园,光听到名字就觉得学院教室应该都挺上头的。
图片来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可以说每个爱吃螺蛳粉的人,都是推动这家学院成立的一份子。
作为全球第一家以螺蛳粉命名的产业学院,由当地政府、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及企业三方共同组建总投入1000万人民币,计划每届招生500人,今年9月开学,毕业包分配。
图片来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在校长的介绍里,学院开设的专业几乎把全产业链都包含在内,包括设备维修与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食品检测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检测、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管理。
遗憾的是并没有嗦粉专业,教授们也不需要评高级嗦粉师职称。
事实上早在2015年柳州就成立了螺蛳粉协会,制定了一整套柳州螺蛳粉的行业标准。
2018年广西科技大学又成立了柳州螺蛳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探讨从米粉加工到微生物学的前瞻性技术。
可以说柳州一直致力于对螺蛳粉边界的探索,2012年柳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万人同吃螺蛳粉”的活动,直径16.9米的锅里下了2000只鸭脚、500公斤螺蛳和11吨汤。
而天下第一大碗螺蛳粉的记忆还没远去,没过几年彪悍的柳州老表连螺蛳粉月饼都搞出来了。
有数据显示,2019年螺蛳粉产值超过130亿元,其中袋装螺蛳粉产值60多亿,创造了超过25万个就业岗位。
今年仅第一季度,袋装螺蛳粉就创造了20亿产值。
螺蛳粉在互联网的介入下走向更远的地方,但很多当地人从来没想过“臭”成了它的特殊标识。毕竟作为螺蛳粉气味的源泉,酸笋在刚出坛的时候还没那么有攻击性。
当一个柳州人去了外地,反而也会觉得其他地方的螺蛳粉确实太臭了。
这导致你经常能在互联网上看到柳州人的辛勤科普:酸笋的品质和臭味成反比,运往外地的途中笋会持续发酵,一直喊臭的人建议来柳州吃一碗正宗现煮的。
“柳州人说好吃的螺蛳粉,应该就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螺蛳粉了”
你很难说清柳州人有多爱螺蛳粉,它已经不再局限于食物的范畴,被赋予了更多社会学意义。
“谈恋爱了嗦碗螺蛳粉,分手了嗦碗螺蛳粉,考砸了也搞一碗,马上就见效。”
每个柳州仔柳州妹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心仪的粉摊,在桂柳话的语境里,没什么比一碗粉更能抚慰人心。
民间自古就有“生在苏州、住在杭州、食在广州、死在柳州”的说法,现在除了声名远播的柳州棺材,理由可能还要加上一个螺蛳粉。
螺蛳的味道一直弥漫于柳江两岸,第一碗螺蛳粉是谁做的已经很难考证,但螺蛳粉本身,就是世界对人类好奇心的某种回馈。
对于柳州人来说,在本地吃一碗螺蛳粉是很正常的事,到了外地,吃螺蛳粉是一件想家的事。
离家打拼的柳州人从外地回来,嗦一碗螺蛳粉,才能感觉自己回家了。
资料参考:
柳州之光:螺蛳粉——企鹅吃喝指南
一年卖出2840万件,比口罩还难抢的螺蛳粉,有学校要开7个相关专业——作者李净翰,每日经济新闻
揭牌!“螺蛳粉学院”来了!——南方都市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不相及研究所(ID:buuuxiangji),作者:发财金刚